宜都融媒訊(記者 朱敏)面對日益加深的社會老齡化趨勢,陸城街道黨工委精準聚焦老年人精神文化與技能學習需求,因地制宜在轄區創辦9所村(社區)老年大學,讓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清晨9點,勝利社區老年大學活動室內,舞蹈班的學員身著統一服裝,隨著音樂翩翩起舞;乒乓球班的學員在球臺前揮拍擊球;剪紙班的學員則聚精會神,巧手剪裁。大家各有所學、各得其樂,現場氣氛溫馨而活躍。

勝利社區老年大學學員鄒敏笑著說:“自從社區辦了老年大學以后,我們退休的干部職工聚在一起,用我們最愉快的娛樂方式,來度過我們的晚年(生活)。姐妹們經常互動、交流,在一起健身、一起尋找快樂晚年,做最美的自己!”

老年大學的生命力在于學員,課程設置必須緊貼老年群體的真實需求才能煥發活力。陸城街道各村(社區)前期通過深入走訪調研,了解老年人需求,根據群眾意見開設了手機應用基礎班等生活剛需類課程以及舞蹈、手工、合唱等興趣素養類課程。確保每門課都接地氣、有實效,真正契合老年學員的胃口。

“我(在這里)是學瑜伽、書法、太極。我們在老年大學的氛圍當中過得非常開心、蠻充實,不但精神愉悅了,情緒好了,身體狀況也好了!我們的老年大學讓我們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之后)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名都社區老年大學學員劉橋玉分享道。
如今,陸城街道9所老年大學每年吸引超5000名老年人踴躍報名,不僅成為滿足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期盼的生動實踐地,更化身為街道深受歡迎的“銀齡樂園”,為基層社區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陸城街道黨建辦副主任趙忠宇介紹:“目前,村社區老年大學通過開設多元化課程,滿足老年人老有所學的需求。同時還能激活銀發力量,許多學員通過參與文藝展演、矛盾調解等志愿服務,從學習者轉變為基層治理的參與者。后續,村社區老年大學將從優化服務供給,完善服務模式,深化治理融合三個方面持續發展,讓老年大學成為凝聚人心,服務群眾的重要抓手。”
(責編:李忠益 劉娟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