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全域摸排、定期巡查、分類整改、銷號管理”機制

日前,在宜都市姚家店鎮楓相樹村“環保超市”,村民正在用積分兌換洗衣液等生活用品。 三峽日報通訊員 徐華洲 攝
三峽日報訊(記者方勇華,通訊員熊婷婷、江傳堃)8月22日上午,宜都市姚家店鎮新橋河村“環保超市”一開門,就陸續有村民提著廢紙盒、塑料瓶、農藥瓶等廢舊物品前來兌換積分,再用“積分+現金”的形式兌換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村民黃傳蘭笑著說:“‘環保超市’確實給群眾帶來了方便!廢品垃圾再也不能亂丟了,都是能變成錢的東西,拿到這里換積分,再用積分來買東西,還可以抵錢,都是寶貝。”
目前,“環保超市”已先后推廣到宜都市五眼泉鎮、枝城鎮、姚家店鎮以及陸城城區52個村(社區)。通過垃圾變積分,村民將可回收物自發收集送至“環保超市”,主動參與垃圾治理,養成綠色環保生活理念,實現垃圾減量,助推鄉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我們以‘環保超市’為小切口,有效破解垃圾分類難題。目前超市注冊已有500多戶,回收廢品3萬余斤,發放積分近4萬分,兌換商品金額7萬余元,群眾參與積極性高,促進了垃圾源頭減量,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提升。”姚家店鎮新橋河村黨總支委員黃友貫介紹道。
“環保超市”的成功實踐是宜都開展農村人居環境“五整四美”專項行動的生動體現。今年以來,宜都市錨定“點上精致、線上優美、面上潔凈、全域示范”目標,創新開展“五整四美”專項行動,以“五整”攻堅破頑疾、以“四美”建設提品質,構建起“全域覆蓋、分類施策、共建共享”的整治體系,打造新時代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縣域樣板。
該市聚焦農村“棚子、渣子、桿子、院子、房子”,集中整治亂搭亂建等“五亂”現象,全力打造“美麗庭院、美麗灣落、美麗村莊、美麗鄉鎮”。聶家河鎮鄧家橋村通過全面摸排、宣傳動員,發動群眾主動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美好人居環境。
“目前村里正在搞環境整治,宣傳也蠻多,看到周圍環境都變好了,我也想把房前屋后都收拾一下,在院子里種些花花草草,環境變好了,住起來也舒服。”村民劉蓉樂呵呵地說道。
鄧家橋村黨總支書記章運誠表示,目前排查任務已完成了80%。村干部將與黨員群眾一起持續打造幸福灣落和美麗村莊,力爭8月底完成全部整治任務。
“五整四美”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宜都市先后建立市級領導小組與鄉鎮專班,構建“全域摸排、定期巡查、分類整改、銷號管理”閉環工作機制,通過宣傳引導、村規民約、積分兌換等方式激發群眾參與,強化督導考核與項目獎懲,確保整治成效不反彈,讓鄉村美景常駐、民生福祉持久。截至目前,該市累計排查各類問題5272個,完成整改銷號3028個,階段性成效逐步顯現。
接下來,宜都市將久久為功抓提升,持續深化整治成效,著力推動品質升級,在常態長效管理上出實招,推動鄉村環境從“干凈整潔”向“生態優美”再向“興業富民”邁進,真正把這項民生工程做到群眾心坎上,讓“五整四美”的成果惠及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