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賽迪四川發布“2025中國活力街道研究”,宜都市陸城街道入圍。作為湖北省唯一躋身前100的縣級市街道,陸城因何活力澎湃?不妨循著產業脈動、創新突破與消費熱潮的軌跡,解碼這份亮眼成績單背后的“陸城故事”。
經濟活力是陸城穩健前行的底氣。64家規上工業企業構筑起堅實的產業底盤。僅2024年,街道就有36家企業沖刺高新技術企業,陸城從傳統制造向高端轉型的決心由此可見一斑;30余家企業通過政策扶持拿到1500余萬元“發展紅包”,讓轉型升級的步伐踩得更穩。招商引資的精準發力為陸城的經濟活力再添“一把火”,街道錨定通用機械等優勢領域,招引寧波坤遠年產5萬噸高端精密緊固件項目落地生根,年底即可投產試運行。以重點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為思路的“鏈式招商”策略,讓陸城的產業鏈上下游咬合更緊密,持續釋放增長潛能。
創新活力是陸城突圍破圈的引擎。東陽光長江藥業以“磷酸奧司他韋顆粒劑及其制備方法”摘得中國專利金獎,不僅創下湖北時隔8年、宜昌首次獲此殊榮的紀錄,更以全球最大奧司他韋生產基地的實力,用年產能8000萬盒的實績筑牢技術領跑的根基。這種創新基因同樣流淌在華陽化工的發展軌跡中,其農藥中間體占據全球35%市場份額,“每三瓶農藥就有一瓶陸城芯”;在摘得全球最大紫外線吸收劑生產企業桂冠后,仍與索爾維集團聯手研發高性能鋰電池添加劑,年產能4000噸項目投產,彰顯著華陽從細分冠軍向新能源領域延伸的破圈。陸城的創新,是“永不止步于此”的創新生態,是讓技術迭代成為產業突圍的硬核支撐。
消費活力是陸城煙火升騰的注腳。三峽千古情以百日營收破億、接待280萬人次的熱度,為文旅消費奠定流量基礎;鱘龍水街則借勢發力,九天玄女飛天秀、水上飛人煙花秀等夏日狂歡,與非遺展演、七夕煙火瀑布等活動交替上演,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娛樂融合,讓“逛水街”從簡單消費升級為沉浸式體驗。以“景區帶商圈”的聯動,讓游客在看完《離騷》的千年詠嘆后,轉身就能在水街的煙火中觸摸到生活的溫度,讓文旅消費的“流量”沉淀為“留量”,讓消費不僅有“源頭活水”,更能“靜水流深”。
從車間到街區,從創新突破到消費升溫,陸城的活力密碼,是經濟提質與創新驅動的雙向奔赴,是產業根基與消費場景的同頻共振。這份百強榮耀,既是過往奮斗的見證,更是未來奮進的起點。(宜都市“兩江潮”網評團隊,宜都市陸城街道辦事處 魏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