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七夕”節,宜都市普通女性曹輝菊47年如一日,悉心照護丈夫、一級傷殘軍人陳枝洋的故事,讀來令人感佩。
青春男兒赴軍營,因公負傷勇士歸。鑄就鋼鐵長城,總有流血犧牲。當他們歸來,黨和政府給予關懷、撫恤的同時,社會應怎樣接納和幫助?曹輝菊用摯誠擁軍的實際行動作出了回答。
“初識”這位重殘失明的退伍軍人,她不可能不被他的模樣震撼。作為年輕女性,她更清楚和他處對象、結婚意味著什么。
面對二人交往引來的好意勸阻、閑言蜚語,她也不可能無動于衷。但是,“如果沒有人照顧他們的后半生,以后還有誰愿意參軍呢?”善良而樸實的想法讓她沒有動搖,而是迎難向前、知重負重。
婚后五次搬家,生活常遇霜雪,47載一萬七千多個日夜,哪一天是容易的?她以柔弱的雙肩擔起所有,以堅韌的毅力踏平一切。
如今,妻子青絲變成白發,滄桑取代清秀,陳枝洋只可感、終難見。他的遺憾,更彰顯出曹輝菊身為女性的偉大、摯誠擁軍的長情。
期待更多的新時代女性,在不同的崗位上迎難向前、知重負重,書寫人生的別樣美麗與精彩!(盛蕪)
(來源:三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