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山村近兩千米道路完成升級改造
三峽日報訊(記者陳克新,通訊員馮麗夢、尤田)近日,行走在宜都市潘家灣土家族鄉將軍山村,從葉光吉舊居延伸至烈士陵園的近2000米路段上,平坦寬闊的瀝青路面全線貫通。該條道路完成升級改造,是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運用移民后扶專項資金、深挖鄉村發展潛能、服務民生福祉的生動實踐,為鄉村振興注入了蓬勃動能。
作為將軍山村紅色旅游環線的核心紐帶,該路段不僅肩負串聯紅色文化景點的使命,更是村民日常出行的主干道。面對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帶來的通行壓力,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依托移民后扶專項資金,精準錨定道路升級改造這一需求,通過前期扎實調研與科學規劃,將資金重點投向瀝青鋪設與整體品質提升等關鍵環節,推動道路從單一“通行道”蛻變為集美觀與功能于一體的“紅色景觀帶”。
在工程實施中,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嚴格執行移民后扶專項資金使用規范,采用“錯峰施工、分段作業”模式,最大限度減少對村民生活及交通的影響。同時,建立從材料采購、工藝管控到質量驗收、結算審計的全流程閉環監管機制,確保資金用在“刀刃上”。一系列舉措推動工程質量與建設進度齊頭并進,最終將項目打造成為精品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道路改造后,移民后扶資金的“乘數效應”加速釋放。依托提檔升級的路網支撐和宜都市全域公交的通行,當地紅色文化資源整合、品牌建設、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如今,這條路已成為激活鄉村經濟的“主動脈”、賡續紅色血脈的“傳承線”,形成了“交通支撐旅游、旅游繁榮產業、產業反哺振興”的格局,帶富了一方百姓。
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將持續聚焦鄉村基礎設施短板弱項,久久為功,著力構建更完善、優質、高效的農村基礎設施體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筑牢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