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稅浪 通訊員覃敏、白麗、王瑩瑩)9月23日下午,“綠動峽江 智領航運”宜昌市綠色智能船舶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推介會在桃花嶺飯店舉辦。會議集中展示了綠色智能船舶領域的最新成果,旨在推動產業鏈協同,為長江航運綠色轉型提供“宜昌方案”。

省國防科工辦、宜昌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行業專家,以及船舶設計、修造、應用等領域近百家企業代表參會。宜昌市實施產業倍增行動指揮部副指揮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丁慶榮主持會議。

會議現場,武漢理工大學、中船712所、中南鵬力公司、長江船舶供應鏈公司、研究院等單位分別就新能源船型關鍵技術應用、船用高安全箱式電源產品、新能源標準船型、船舶供應鏈及產業協同創新服務等進行了推介。多家單位簽署合作協議,進一步強化產業鏈協同與應用場景拓展。武漢理工大學首席教授吳衛國就行業發展趨勢作專題報告。

武漢理工大學船舶郵輪中心副主任孔祥韶作新能源船型關鍵技術應用推介。(稅浪 攝)
本次發布的內河新能源船型關鍵技術應用,包含新船型、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4個方面。主要介紹了1140TEU江海直達集裝箱船、130m油氣電混合動力船、港航船途01、小清河綠色智能船、秭歸48客位純電池動力客渡船等船型技術特點。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產品研發部部長匡曙龍作船用高安全箱式電源產品推介。(稅浪 攝)
本次發布的船用箱式電源產品具有高安全性、高容量密度、高便捷性、高智能化特征。
發布的5種中小型純電動標準船型,主要包括天津大運河游覽船、天津大運河45客位游覽船、全墊升氣墊船、25米電動船、神農溪雙體觀光游船,主要應用于應急救援、公務執法、旅游觀光及特種運輸等多類場景。

湖北中南鵬力海洋探測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晟英作新能源標準船型推介。(稅浪 攝)
船舶供應鏈服務主要圍繞船舶制造、維修、運營等全生命周期,提供一站式的物資供應、倉儲物流、信息服務和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產業協同創新服務基于搭建的產業協同創新平臺,通過產業咨詢、技術應用、創新推廣、技改升級、市場拓展等服務,助力綠色智能船舶產業升級。
當前,宜昌正實施“電化長江”五年行動,聚力打造“三基地三廊道三中心”,建設宜都、枝江、秭歸、長陽四大產業園區,加快推進“電化長江”示范區建設。

新能源船舶建造采購協議簽約。(稅浪 攝)
省國防科工辦副主任夏齊勇表示,宜昌作為長江大保護的“立規之地”和“電化長江”的策源地之一,全力推進船舶產業走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之路正逢其時。他希望宜昌在產業承載上突破,加快宜都、枝江、秭歸、長陽等園區建設,打造內河綠色智能船舶產業基地;在應用場景上突破,拓寬旅游船、散貨船、滾裝船、客渡船、特種功能船等應用領域,加快完善充換電、LNG加注、甲醇加注等設備設施建設;在產業生態上突破,推動研發、設計、制造、檢驗、拆解全鏈條協同,全力構建綠色智能船舶產業生態。

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學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吳衛國圍繞綠色智能船舶制造及航運行業發展趨勢作報告。(稅浪 攝)
本次推介會由省國防科工辦指導,宜昌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市文旅局聯合主辦,宜昌三峽綠色智能船舶產業技術研究院承辦、湖北中南鵬力海洋探測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