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日報訊(記者方勇華,通訊員肖可可、易江龍)“每次看到這塊牌子,就想起肩上的責任……”10月16日,宜都市陸城街道錦江社區網格員羅均芳與醫務社工一同上門服務時,居民門楣上那塊醒目的“共產黨員戶”標識牌再次勾起了她的回憶。
羅均芳剛入職時,曾參與過這家住戶的掛牌儀式。如今,錦江社區已從“功能黨小組”服務機制升級為“六鄰十三崗”全齡服務模式。社區依托鄰里共享綜合體、小區“家+”驛站,聯合共建單位與社團組織,構建起“錦江紅立方1+1+N”多元共治服務機制,基層治理效能持續提升。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錦江社區始終從實事小事入手,攜手千名黨員推動共建共治共享,118場圍樓夜話、25次兒童議事會、260場睦鄰活動,1.7萬余名社區各族居民群眾,共同書寫了從路人到家人的溫暖篇章,推動社區從“生人小區”蝶變為“熟人社區”,繡出了一幅“樂和錦江”的治理圖景。
“2019年為黨員亮身份的標識牌,如今依然懸掛在居民門前,散發著不變的光芒。這一抹紅色,是信仰的堅守,是初心的見證?!卞\江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鎮祝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