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記者 夏夢瑤)近日,姚家店鎮油榨坪村30余畝芝麻種植基地迎來豐收。
陽光下,村民們手持鐮刀穿梭田間,將金黃的麻稈收割打捆,塑料布上簌簌落下的芝麻粒宛如黑金雨。由于地塊分散、麻稈纖細難以機械作業,村民們堅持傳統人工收割,“鐮刀輕敲稈,籽粒自然落”的技藝雖顯笨拙,卻能最大限度減少損耗,確保顆粒歸倉,保住“籽榨油、葉入菜、稈育菌”的全身寶貝。

姚家店鎮油榨坪村后備干部段振昕介紹:“我們今年引進的品種是豫芝11,生長周期的話3個月左右,預計畝產150斤,今年預計總收入3萬元。”
據了解,芝麻種植基地實行“三合一”運營模式,通過流轉撂荒土地,合作社科學規劃油菜、芝麻輪作,實施精細化田間管理,今年芝麻畝均收益達千元,帶動多個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我也有一畝多田的土地轉讓,今年也是種的芝麻,這一畝田,村里還有600塊錢的周轉金。我今年也是66(歲)了,在外面搞事也沒人要,村里為了給我們方便,一天也有100多塊的收入,再加上隔家近,(又能把)家里也照顧到。”姚家店鎮油榨坪村村民楊繼春笑著說道,話語里滿是對這份“家門口工作”的滿意。
(責編:李虹 劉娟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