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記者 江傳堃 鄭振亞)9月24日,國內首創的集成式船舶反拉下水系統在宜都市綠色智能船舶產業園試驗成功。

一艘長130米、重2000噸的船舶如同乘坐電梯一般,在歷時5個小時的平穩移動后,成功“翻越”10米高的堤壩入江。此舉標志著我國在船舶建造特種裝備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未來船廠選址將不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此次試驗成功的“晟航”系統,由中鐵科工集團自主研發,該系統融合了特種起重裝備、重載運輸裝備、下水系統、智能控制系統四大核心模塊,構建起覆蓋萬噸級船舶從建造、運輸到下水全流程的裝備體系。此次實船試驗中,系統通過“陸上牽引-堤頂轉換-滑道入水”三階作業體系與上下兩段式滑道設計,成功完成綠色智能船舶的“翻堤越壩”下水作業,實現了船舶先提升越過大堤、再平穩滑移入江的安全作業,有效保障了長江大堤結構安全與流域防洪安全。
中鐵科工集團軌道公司副總工程師、技術部部長王承海介紹:“通過PRC集成控制加我們力舉控制,能保證在我們143米寬的這個范圍,控制在10毫米的精度誤差,最后讓我們船平穩地入江?!?/p>

與傳統依靠船舶自重滑入水中的“重力式下水”相比,反拉下水系統具有安全性高、可控性強的顯著優勢。
“因為它沖下去的力是比較大的,這樣對江面的寬度是有要求的,其他航行的船要盡量避開?!币瞬_門船舶有限公司工程準備部經理明水林繼續說道:“我們現在下水,一些穩定性、安全性都是可以得到控制,基本上不會產生大的波浪,其他的船都是可以正常運行的。”
據悉,該項創新技術將直接應用于總投資50億元的宜都綠色智能船舶產業園,園區項目全面建成達產后,預計每年可建造60艘船舶,實現船舶總裝及配套制造產值100億元以上,反拉下水設備將極大提升園區船舶下水效率,高效利用公共資源,助力園區加速打造長江中游綠色智能船舶全產業鏈生產基地。
(責編:李虹 劉娟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