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魯曉念)近日,姚家店鎮油榨坪村30余畝芝麻種植基地迎來豐收季。田間地頭,農戶們手持鐮刀,有條不紊地開展收割、打捆、搬運作業,忙碌的身影與金黃的芝麻稈相映,勾勒出一派豐收圖景。待晴好天氣,農戶們便在地面鋪開塑料布,用鐮刀或棍棒輕敲麻稈,飽滿的芝麻粒便簌簌落下,完成脫粒工序。

由于芝麻種植地塊分散,且麻稈纖細韌性強,機械化收割難以操作,當地農戶堅持采用傳統人工收割方式,確保顆粒歸倉。盡管人工收割效率相對較低,但能最大程度減少芝麻損耗,保障品質。“芝麻渾身是寶,籽可榨油,葉能做菜,稈還能培育食用菌。人工收割雖辛苦,但能守住好收成,值了!”油榨坪村總支委員鮮文學說。

據了解,為有效避免耕地撂荒,油榨坪村采用“村集體+合作社+農戶”運營模式,流轉30余畝農戶土地,規劃種植油菜與芝麻。通過科學選址、精細化田間管理,如今30余畝芝麻順利進入成熟期,預計每畝產量超100斤,畝均收入可達1000元。這一產業不僅讓周邊村民獲得土地流轉收益,還為大家提供了務工崗位,村民們靠著芝麻產業實現增收,日子越過越紅火。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