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鄧世媛)“我近期要給兒子辦婚宴,特地來跟你們報備一下!”8月25日上午,高壩洲鎮天平山村村民楊忠蘭走進了村委會。
以前在村里操辦一場婚事,動輒就是30多桌宴席,加上煙酒開銷,算下來,全家生活質量也要退好幾年。如今在村紅白理事會的指導下,楊忠蘭家的婚宴從往年常見的30多桌精簡到15桌,預計可節省近萬元開支,既體面又實在。
這一變化的背后,是天平山村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生動實踐。今年7月,在村民分組戶長會上,村民袁宏義感慨,去年光隨禮就花了2萬多元,壓力很大。在場的村民紛紛贊同,人情往來中的攀比之風、婚喪嫁娶中的大操大辦已成為影響村民生活質量的“隱性負擔”。
面對這一現象,村黨支部迅速行動,組織鄉賢能人和村民代表召開道德評議會。大家圍坐暢言,從“人情債”的負擔聊到傳統習俗的改革,最終達成“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的共識。村民們推選德高望重的鄉賢、黨員代表組成紅白理事會,對婚喪嫁娶事宜全程監督指導,既保留了傳統禮儀的溫度,又有效遏制了鋪張浪費的歪風。
為讓文明新風長效化,村“兩委”帶頭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明確要求婚喪宴席不超過20桌,隨禮金額提倡控制在200元以內,并禁止燃放超標煙花爆竹等。此外,村里還創新推出“雙積分雙向兌換”機制,村民參與文明實踐活動或踐行移風易俗要求均可積累積分,到“環保超市”兌換洗衣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現在大家比拼的不再是酒席排場,而是誰的積分多、家風好!”村民郭家寬拿著剛兌換的食用鹽,語氣里滿是自豪。如今的天平山村,大操大辦的少了,勤儉節約的多了;盲目攀比的少了,互助友善的多了。文明鄉風如春風化雨,滋潤著每一位村民的心田,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文明活力。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