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宋實際 李聰)“現在好了,不管開車還是騎摩托,出門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近日,王家畈鎮小河村村民向家文站在新修的“小長”路邊感慨道。
“小長”路是小河村的一條主干路,全長1300米。此前,這條路因年久失修,路面破損嚴重,坑洼遍布,不僅影響村民日常出行,還給農資運輸帶來極大不便。而該村另外兩條主干路“小南”路、“向曹”路,也存在同樣的毀損問題,成為村民心頭的“煩心事”。
群眾的“急難愁盼”,就是村“兩委”工作的“發力點”。小河村“兩委”干部通過入戶走訪、召開灣組會等方式,充分傾聽村民意見后,迅速將三條破損道路改造列為重點民生實事,第一時間向市交通部門、鎮政府匯報情況,積極爭取支持。
接到訴求后,市交通部門立即聯合鎮村干部赴現場勘察勘測,結合道路實際使用需求精心規劃改造方案,并以最快速度協調建設資金、調配專業施工隊伍,啟動農村公路養護修復工程。
工程推進期間,村黨員干部主動靠前,每天駐守施工一線,一邊緊盯路面平整度、材料質量等關鍵環節,嚴把工程質量關;一邊及時協調施工中遇到的各類問題,保障工程進度。經過近10天的緊張施工,“小長”路率先完成改造,原本坑洼不平的路面被平整寬闊的新路面取代,順利通達村民家門口,昔日的“堵心路”徹底變成了“舒心路”。
據了解,小河村三條破損主干路改造總長度達23.9公里,剩余兩條道路的修復工作正有序推進,預計9月中下旬全部完工。
“一條路的變化,藏著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初心;村民的笑臉,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實在的肯定。”小河村黨總支書記陳海燕表示,接下來,村里將繼續聚焦群眾身邊的“小事”“難事”,在發展、民生、交通出行、安全飲水等關鍵領域持續發力,以“小切口”推動服務“大提升”,讓更多民生期盼變成群眾滿意的“幸福答卷”。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