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王玉先 易夢云 鄭永紅)“咱們村自己種的南瓜,今天就要坐上貨車進城啦!”8月27日清晨,一輛貨車緩緩駛出潘家灣土家族鄉潘家灣村。車廂里,碼放整齊的4500斤南瓜帶著露水和泥土的清香,即將被送往市區超市上架銷售。
看著貨車遠去,村黨總支書記黃霜長舒一口氣:“這是咱們第一次利用撂荒的集體土地掙到的第一桶金?!?/p>
今年春上,潘家灣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和村民代表商量著把撂荒的幾畝村集體土地利用起來。“村集體出土地,駐村工作隊謀銷路,村民出勞力,利潤歸集體”,大家把這塊荒地當成“自家寶貝”一樣,松土、除草、追肥,輪流管護,硬是把一排排瓜苗伺候得壯壯實實。
南瓜營養好、水分足,但天氣炎熱不能久放,銷路必須提前鎖定。駐村工作隊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跑商超、對接社區,終于趕在最佳采收期前,落實了意向買家并成功簽訂了4500斤的訂單,解了村里南瓜銷售的燃眉之急。
“4毛錢一斤,掃碼付款!”超市采購經理清點確認后,當場支付了貨款。村民們聽著到賬的短信提示音,笑得合不攏嘴:“過去南瓜爛在地頭,如今變成集體收入!”
駐村第一書記王玉先拿起筆,在筆記本上認真規劃起來:明年計劃號召村民將種植面積擴大到 50畝,通過引進訂單農業模式,讓村民“放心種、不愁賣”,讓這小小的南瓜真正長成鄉村振興的 “金種子”。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