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曹宇)聶家河鎮柑子園村六組的山坳間,每天清晨五點半,天尚未亮透時,總有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拄著盲杖在牛棚里忙活。他叫張良元,年近七旬,無依無靠,卻以驚人的毅力在黑暗中摸索出一條脫貧之路。
側耳傾聽牛的反芻聲,伸手感知食槽的深淺,熟練地添料、加水……這一切,全靠張良元指尖的觸碰和耳邊的細響。五頭黃牛、八頭生豬,成了他生活的支點,也承載著他生活的希望。
“我眼睛看不見,但手腳還能動,耳朵也靈光,不能總等著國家來養?!辈坏炔豢康乃蝰v村幫扶工作隊提出要靠自己發展養殖業,但平整場地、修建欄圈、引進種牛,每一步對他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戰,日常飼養更是困難重重。飼料配比全憑手感,清潔打掃全靠觸摸。
然而,就是憑著這股韌勁,他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駐村幫扶干部們也漸漸從政策幫扶者變成了他的貼心助手,幫他聯系獸醫、提供技術指導。駐村第一書記段峰指著一根磨得發亮的盲杖說,“這些年來,民政局送他的盲杖用壞了不止五根。不是質量不好,而是他走的路太多。”
日復一日,張良元持杖而行,上山割牛草、下田打豬草,付出終有回報,如今,他的養殖年收入已突破3萬元,不僅實現了自立,更點亮了眾多人的心。
暮色漸沉,山村炊煙升起。張良元又一次拄著盲杖,走向牛棚。山間寂靜,唯有盲杖叩擊地面的噠噠聲,沉穩、堅定,一如這位看不見光明的老人,在脫貧的路上,走得明亮、踏實。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