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余倩)9月26日的五眼泉鎮龍口子村,挖掘機轟鳴作響,村民們或揮鍬清淤,或搬運建材,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備受關注的村內堰塘整治工程正式開工,這一以“以獎代補”為抓手、凝聚村民力量的民生項目,正為鄉村振興注入鮮活水利動能。
這口位于龍口子村七字拐的堰塘多建于數十年前,因年久失修、淤積嚴重,現已淪為半干涸塘,“水來留不住,旱時用不上”成為制約農業生產的突出難題。為破解這一困境,村“兩委”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推行“以獎代補”整治方案,由村委會出材料、村民投工投勞等方式補足缺口。
項目籌備階段,村“兩委”通過召開戶長會、入戶走訪等方式廣泛征求意見,黨員干部帶頭算“經濟賬”“民生賬”,很快打消了部分村民的顧慮,不少返鄉青年也主動加入建設隊伍。開工現場,既有經驗豐富的老工匠指導技術,也有70多歲的老人王遠達拿著鐮刀清理堰塘周邊雜草。“修好堰塘,以后種地澆水不愁,這力氣花得值!”王遠達笑著說。
據龍口子村黨總支書記朱華介紹,此次首批整治的3口堰塘預計新增蓄水量8000立方米,可保障周邊300余畝農田灌溉,惠及農戶120余戶,“以獎代補撬動的不僅是資金,更是村民參與鄉村建設的熱情。”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