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周嬌 鄭楠)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助力教師掌握數字化教學工具,提升課堂創新能力,9月23日,由宜都市教師發展中心主辦、宜都市陸城第一小學(市人工智能教育教師培訓基地學校)承辦的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教師第二期培訓,在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開班。全市義務教育階段8個教聯體共有45名教師參加學習。
本次培訓緊扣“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賦能學科教學發展”主題,以“理論筑基+實操落地”為核心,精心設計了三大實操課程,讓參訓教師既能吃透技術原理,又能掌握應用方法,真正獲得服務教學的AI技能。
楊頂老師結合中小學教師教學需求,介紹了人工智能與DeepSeek的發展背景,圍繞智能化辦公等方面,現場指導老師們“用COZE生成教學PPT”“用AI生成學科思維導圖”等。
針對一線教師“課件設計效果單一,視覺吸引力不足”的痛點,張菁嶸老師梳理了“對齊、重復、對比”等PPT制作的九個核心關鍵詞,結合案例拆解每個關鍵詞的應用邏輯,聚焦PPT制作分享“快速配色”的方法,并針對易忽略的小細節進行重點提醒。老師們結合自身教學內容,嘗試進行課件設計和修改,并互相分享學習成果。
劉云喬老師圍繞“常用AI創意生圖工具介紹”“精準生成的秘訣”“進階技能”三大模塊展開教學。她結合語文、美術等學科案例,指導老師們如何通過精準指令,生成創意圖片,并聚焦教學短視頻制作痛點,講授利用“首尾幀制作法”制作短視頻的技巧。學員實操后表示,以前做教學短視頻要花半天時間找素材,現在用AI做首尾幀,十余分鐘就能出成品,高效實用。
下一步,宜都市教師發展中心將繼續關注教師發展需求,以“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為導向,圍繞“AI+教學”,從具體培訓設計、基地校引領舉措、成果落地保障等三方面優化培訓課程,分層分類開展線下實操工作坊,同步搭建線上資源庫,培訓后1個月跟蹤教師應用情況。陸城一小也將持續發揮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校的引領輻射作用,每季度開放AI教學示范課,牽頭組建跨校AI教研共同體,輸出AI教學案例集與課件模板,打造市級“AI+教學”典型案例,推動全市中小學教師熟練運用1-2項AI教學工具。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