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秦力維 向黎維 )宜都市非煤礦山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開展以來,緊緊圍繞壓實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鏈條“一件事”,以“年度目標任務清單”為牽引,推動安全管理機制重塑,夯實責任、制度、能力三項基礎,全面提升全市非煤礦山建設本質安全水平。
強化目標牽引,協同推進任務完成。宜都市非煤礦山專委會各成員單位以《非煤礦山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年度目標任務清單》為牽引,分塊分級落實“五職礦長”、班組長、特種作業人員等“關鍵人”管控措施和責任清單,常態化開展“三違”行為自查自糾,嚴格爆破作業、邊坡治理等關鍵環節風險管控;全市現有8家在產在建礦山,推動5家礦山企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大型礦山數量占比已達70%;引導11家長期停工停產的礦山關閉退出,注銷2家企業采礦權,礦山企業由多變少、由小變大、由大變強,本質安全逐年提升。
強化源頭治理,推動隱患動態清零。以制度建設為“突破口”,打造“閉環管理+過程監管”體系,推動制度執行有標準、監督有依據、整改有結果,形成“企業全員自查、鄉鎮日常巡查、部門執法檢查”的管理模式;啟動礦山領域重大災害防治和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工作,落實重大事故隱患“自查不罰、被查嚴懲”的原則,提升企業自查自改內生動力,做到一般隱患立即改,重大隱患限期改,舉一反三全面改;督導全市礦山企業接入全省非煤礦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不斷健全完善非煤礦山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源頭綜合治理機制。行動開展以來,累計排查問題隱患215處,其中一般隱患210處,重大事故隱患5處,已閉環整改210處,銷號率達98%。
強化能力提升,夯實管理人員業務基礎。推動礦山企業強制配備“五職”礦長和專業技術人員41名,有效解決專業人員配置不足,技術能力跟不上政府監督和行業發展要求的短板。鼓勵在職人員參加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宜都市應急管理局新增5人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證。扎實抓好礦山監管干部初任培訓、執法資格培訓和在職培訓工作,進一步提升監察執法規范化、精準化水平。為一線安全監管人員新增礦用便攜式多氣體檢測儀、礦用本安型通風檢測儀,全面使用安全監管執法互聯網系統開展執法檢查,打通安全管理中的瓶頸和盲區。
強化培訓指導,提升礦山全員安全素質。幫扶指導企業整改問題92余項,組織召開專題座談、培訓8次,培訓企業主要負責人40人次,一線人員達300余人次,覆蓋率達到100%;幫助企業建立、更新管理制度10余項;先后7次到各礦山企業開展“安全流動課堂”入企宣講培訓,推動“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轉變;構建“管理層-中層骨干-操作員工”三級培訓體系,全面覆蓋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安全責任三個維度;通過“案例警示+現場教學”的方式,組織員工深入剖析典型事故,用身邊案例警醒身邊人,推動警示教育入腦入心。
下一步,宜都市將持續錨定礦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兩個根本: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目標,以更嚴標準壓實責任、更實舉措破解難題、更優機制鞏固成效,在深化重大事故隱患清零、強化人員素質提升、優化監管效能上持續靶向發力,推動全市礦山產業安全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邁向新臺階。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