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陳志婷)近日,陸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了一項“有高度”的便民設施改造,將收費室和藥房窗口從原來的30cm抬高至65cm。這35cm的“長高”,不僅改變了窗口的物理高度,更“升級”了中心的服務品質。
改變始于一次“院長走流程”的深度體驗。該中心主任在跟隨患者腳步、實地體驗服務時發現,原有30cm高的窗口使得不少高個子患者需彎腰才能與窗內工作人員清晰交流,尤其在核對費用、用藥交代等環節,既費勁又易出錯。于是,一場“窗口成長計劃”正式啟動。
改造后的65cm窗口很快顯現出多重成效:在溝通方面,更充裕的對話空間使醫患能夠實現面對面無障礙交流,顯著提升了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效率;在服務方面,工作人員能夠更清晰地聽取老年患者的需求,耐心解答疑問,使服務過程更加溫馨和人性化;在效率方面,因聽不清或說不明而導致的重復溝通大幅減少,收費和發藥速度加快,從而間接縮短了居民排隊等待的時間。
“現在這個窗口又大又亮堂,小姑娘跟我講用藥注意事項也聽得清咯!”一位剛取完藥的阿姨滿意地說。
從30cm到65cm,數字增長的背后,是基層醫療服務單位主動優化服務、貼近民生的生動實踐。陸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細微處洞察需求、于關鍵處落實改進,用一扇窗口的“長高”,助推服務的“升級”,讓更多居民感受到便捷、尊重和溫暖。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