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林韜)金彈子虬曲蒼勁、對節白蠟疏影橫斜、蠟梅含苞待放……在紅花套鎮南橋村,“二哥盆景園”里錯落有致的盆景透著雅致,而這些作品均出自園主胡貴銀之手。然而,誰能想到,這位小有名氣的“鄉村盆景藝術家”,十幾年前還是一名奔波于都市的打工者。
一念心動,打工者返鄉造盆景
2010年春節,在外務工的胡貴銀回到南橋村,偶然間看到山坡上歷經風雨的天然樹樁,一個念頭突然涌上心頭:“這不是最好的盆景素材嗎?”彼時,鄉村旅游正悄然興起,胡貴銀敏銳察覺到盆景藝術的市場潛力,當即決定辭去城市工作,回鄉造起了盆景。
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利用自家閑置土地,搭建起簡易的“二哥盆景園”。起初園子規模不大,胡貴銀卻傾注了全部心血,每天扎進園子里,手持銅絲固定枝形、握著花剪修剪枝葉,將原本肆意生長的樹樁,雕琢成兼具獨特造型與深遠意境的盆景。
指尖的忙碌中,他不僅完成了從都市打工人到盆景創作者的身份轉變,更讓“二哥盆景”慢慢在當地小有名氣。

踏遍山水,取經之路拓寬產業路
隨著作品逐漸獲得市場認可,胡貴銀卻清醒地意識到:“要讓盆景藝術走得更遠,必須突破個人創作的局限。”
為提升技藝、豐富品類,他踏上了“取經”之旅,向各地的盆景大師虛心求教,汲取先進的盆景制作技藝和養護經驗。為尋找優質樁材,他櫛風沐雨、風餐露宿,足跡遍布鄂湘贛的山山水水,先后引入金彈子、對節白蠟等珍稀品種。
十幾年的堅持與積累,讓“二哥盆景園”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最初單一的雜木盆景,拓展到花果類、珍稀樹種等多個品類;從“埋頭創作”到形成“尋覓素材-精心創作-市場推廣”的良性模式。如今,盆景園每年制作銷售盆景超1000盆,成為南橋村頗具特色的鄉村產業。

帶動鄉鄰,一盆景繪就共富圖
“一個人富不算富,鄉親們一起富才是真的鄉村振興。”胡貴銀的創業夢,始終與家鄉發展緊密相連。他不僅計劃進一步擴大盆景園規模,打造集培育、展示、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盆景基地,更主動手把手傳授盆景制作技藝,帶動村里10余名村民投身盆景產業,讓大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為拓寬銷路,胡貴銀還積極對接電商平臺,探索線上銷售新模式。從賣出第一盆盆景收入500元,到2025年銷售額突破30萬元,“南橋村盆景”的知名度不斷提升,也讓更多村民看到了特色產業的潛力。

如今,走進南橋村,“二哥盆景園”的綠意與雅致成為鄉村新景。在胡貴銀的帶領下,一盆盆精巧的盆景,正串聯起村民的致富路,繪就出一幅“產業興、鄉村美、村民富”的生動畫卷……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