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黃菊)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下稱“專交會”)在遼寧大連舉行。本屆專交會以“專利轉化運用賦能創新發展”為主題,吸引了14個國家和地區的317家企業參展,是我國知識產權領域規格最高、專業性最強的盛會。

宜都市重點企業宜昌東陽光長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發明專利“磷酸奧司他韋顆粒劑及其制備方法”精彩亮相,成為生物醫藥展區焦點。同期舉辦的第二十五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上,該專利斬獲中國專利金獎。這是宜昌市首次斬獲我國專利領域的最高榮譽,也是湖北省時隔8年再度捧回這一桂冠,充分彰顯了宜都市在高價值專利培育方面的突出實力。
作為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近年來,宜都市緊扣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高價值專利培育與轉化運用為核心,推動知識產權工作提質增效。
政策筑基,夯實創新基礎。宜都出臺系列激勵政策,通過“真金白銀”提升企業創新活力,累計兌現各類知識產權獎補資金944萬元,截至目前,宜都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451件、高價值發明專利212件,有效注冊商標5077件,含馳名商標5件、地理標志商標8件、湖北優勢商標8件。
多維賦能,推動成果轉化,讓“知產”變“資產”。2024年以來,宜都共組織專利轉化對接活動9場次,吸引200余家高校院所與企業參與,促成212件專利成果落地轉化。針對企業融資難題,創新打造“政府+金融+擔保”風險共擔機制,通過6場政銀企對接活動發布授信白名單,累計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1.5億元。
立體防護,保障知識產權。宜都市在全省率先推行專利侵權糾紛線上全流程辦理,實現立案、審理、送達全程數字化,將平均結案周期從90天壓縮至40天,2024年案件裁決結案量居宜昌第一,全省前列。基層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在10個鄉鎮政務服務大廳設立綜合窗口,讓企業維權“就近辦、高效辦”。
下一步,宜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以此次專交會為契機,進一步推動專利技術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讓更多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