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魏珊珊 楊永濤)安全生產無小事,防患未然是關鍵。今年以來,宜都市始終以“實策、實功、實事、實效”為抓手,構建起了全領域、多維度的安全保障體系。
專項整治謀實策。聚焦城鎮燃氣等“一件事”全鏈條專項整治。城鎮燃氣方面,完成了全市5個小區的立管改造及管道更新,累計加裝天然氣用戶“三件套”6.76萬戶,完成率96.7%,建成投用瓶裝液化氣全流程追溯平臺;電動自行車、人員密集場所動火、建筑保溫材料方面,新建了充電棚20處、充電口425個,開展13次集中夜查,拍攝火災警示片3部,相關做法在宜昌市消專委會議上作經驗交流;危化品方面,對10家企業開展了重大危險源“消地協作”專項檢查,督查整改隱患160處,幫助3家氯化工藝企業完成了全流程自動化改造,136家危化品經營單位已實現線上監管。
監管執法做實功。努力探索“綜合查一次”和“一次查全面”改革,7月份以來,共開展各類執法檢查459次,辦理安全生產典型違法案件47起,處罰72.3萬元。其中,宜都市應急管理局立案查處22起,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運局、市消防救援大隊分別立案查處2起;經商部門向應急部門移送雅斯超市無證動火作業案,應急部門深挖背后“包而不管”問題,對3個單位和3名個人累計處罰1.5萬元,有效提升了企業自主安全管理的能力水平和意愿。
企業幫扶辦實事。在市級層面,組織了7名不同領域的業務骨干,重點圍繞法律法規、涉企政策、典型案例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點單式”授課;在企業層面,開展“樹標桿 展實力”專項行動,首批選取9家“標桿企業”,明確專人圍繞管理模式、技術應用、應急處置等維度為企業職工提供“借鑒式”交流,累計送課進企業50余次,專題交流研討3次,覆蓋企業職工近6000人(次)。引導362家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內部隱患報告獎勵制度,累計報告隱患10651處、獎勵130.8萬元,位居宜昌縣市前列。
重點突破求實效。對全市投資規模大、施工難度高、項目時間緊的重大工程項目實施“一項目一專班一措施”精準管控。應急、住建、經商、高新區等部門先后派員駐守搬遷拆除等重點項目進行全程監管,形成了“網格化監管、網絡化施工”等成功經驗;組織交運、發改、經商等部門對在建的重點建設項目開展聯合檢查和專項檢查,累計發現重大事故隱患4處、開展警示約談4次;對10處重大隱患掛牌督辦,按期整改率100%;消防、衛健、民政、教育等部門對24家醫療場所、20家養老機構、61所學校聯合開展了全面檢查,排查整改隱患429處,實現了“一患一策、一患一驗、一患一檔”閉環管理。通過構建“責任、防控、宣傳、督導”四維工作體系,成功實現了未成年人“零溺亡”目標。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