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楊波)10月19日7時30分,“東陽光藥”2025宜都半程馬拉松正式拉開帷幕。
馬拉松作為一項高強度競技運動,對參賽者的身體狀況有著嚴格要求,也對賽事現場的醫療保障提出了嚴峻挑戰。為此,宜都市衛健局構筑了立體化“六級醫療保障體系”。
220名志愿者百米間隔觀察周邊參賽選手情況,抽調21名涵蓋急診、重癥、心血管、呼吸、神經、創傷等相關學科高年資醫護攜AED騎行巡回保障,50名醫務人員駐守11個固定醫療點全程保障,10臺救護車(標配1醫1護1司)隨時待命轉運,16名醫務人員在醫院進行后備支援。
在設備配置上,投入21臺AED、21部對講機及21輛電動自行車。通過精準定位,指揮中心可對所有救護車、急救點及人員進行實時可視化調度,確保響應“零延遲”,形成335人全程參與、全覆蓋的醫療保障網絡。
同時,現場急救藥品、裝備耗材儲備充足,并配備了呼吸球囊、除顫儀、心電監護儀等急救醫療設備,為賽事救援提供了堅實的物資基礎。
賽前,醫療保障團隊多次實地踏勘線路,反復論證救護車停靠點位、險情發現機制、施救路線暢通性與傷員轉運方案,力求急救鏈條環環相扣。針對馬拉松常見傷病,組織開展包括肌肉痙攣、失溫嘔吐、電解質紊亂、氣管插管、心肺復蘇、外傷包扎等在內的專項培訓與團隊考核,全面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終點賽段被列為保障重中之重。自21.0975公里處起至終點線,每間隔2.5公里設置一個醫療急救點位,并安排機動補位車輛隨時增援,確保跑者在最關鍵時刻能夠第一時間獲得有效救治。
比賽過程中,部分參賽選手出現肌肉抽搐、痙攣、低血糖、摔傷等需醫療干預的情況。醫護人員反應迅速、處置精準,用專業與溫暖守護每一位跑者。
奔跑不息,運動不止,隨著最后一名選手順利沖過終點,本次半程馬拉松醫療保障任務圓滿收官。據悉,宜都市衛健局已連續第三年為半馬保駕護航。接下來,該局將持續完善大型賽事衛生醫療應急響應機制,為全市體育盛會與市民健康注入更堅實的“急救力量”。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