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周嬌 王磊)近日,宜都市職業教育中心特邀三位法治輔導員走進校園,以“網絡安全第一課,守護安全不觸法”為主題開展專題宣講。這場干貨滿滿的網絡安全與法治教育“必修課”,讓網絡安全理念深深植根于全校學子的心中。
此次宣講緊密結合青少年網絡行為特點與安全防護核心需求,圍繞“網絡違法犯罪案例剖析”“電信網絡詐騙預防”“網絡暴力科學防御”三大核心板塊層層遞進。法治輔導員們沒有采用枯燥的法條宣講方式,而是結合近年來高發的青少年網絡犯罪真實案例——從“幫信罪”中的“卡農”陷阱,到“游戲賬號交易”中的詐騙套路,再到“校園群聊”里的惡意詆毀事件,用同學們聽得懂、易共情的語言,深度拆解每起案件中的法律風險點。同時,對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條文,清晰劃定“什么能做、什么絕不能碰”的行為紅線,讓同學們直觀認識到“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每一次指尖操作都可能承擔法律責任。
針對校園場景中常見的網絡安全隱患,輔導員們更注重“授人以漁”。他們現場演示電信詐騙的“常見話術模板”,教大家通過“核實身份、拒絕轉賬、留存證據、及時報警”四步應對,分享“網絡暴力防御三步法”,不回應、快舉報、尋幫助,同時提醒同學們善用平臺舉報功能與學校心理輔導資源。并特別強調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比如不隨意透露身份證號、家庭住址,不點擊不明鏈接,從源頭規避網絡風險。
整場宣講既有法律底線的警示,又有實用技能的傳授,以“案例鮮活、內容貼需”的特點贏得了師生認可,讓法治精神與網絡安全意識的種子在同學們心中逐步萌芽。
“原來網絡詐騙就在身邊,今天學到的識別方法太實用了!”“以后遇到網絡上的惡意評論,知道該怎么正確處理了。”宣講結束后,同學們紛紛分享收獲。
接下來,全市教育系統將以此次網絡安全宣傳周為契機,持續深化校園法治教育與網絡安全宣傳工作,通過“主題班會”“法治辯論賽”“網絡安全知識競賽”“同上一堂網絡安全課”等更多形式創新活動,推動校園網絡安全與法治教育常態化、長效化落地,為每一位學子的青春成長筑牢“法治+網絡安全”雙防線,護航他們在數字時代安全、健康、陽光前行。
(責編:向姝 李華 審核:黨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