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鄒文濤)“這里是北緯30°的蜜橘黃金產區,皮薄多汁、酸甜爽口!”10月22日,宜都市紅花套鎮漁洋溪村的千畝橘園里,一場熱鬧的助農直播火熱開啟。黃岡科技職業學院副校長、宜都籍鄉賢董艷燕,帶領師生團隊攜手漁洋溪村村委會干部,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用電商直播為家鄉宜昌蜜橘“代言”,以青春實踐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鏡頭前,董艷燕手持金黃飽滿的蜜橘,用親切的宜都鄉音向網友細致介紹特產優勢。作為從宜都走出去的教育工作者,她此次帶學生返鄉助農,不僅是為了幫果農打開銷路,更想讓學生在實戰中讀懂“科技助農”的深層意義。
“我是吃宜都蜜橘長大的,能帶著學生為家鄉出份力,既是教育者的責任,也是游子的情懷。”董艷燕說,這場直播是學校“實踐育人”的重要環節,從海報設計、電商運營到視頻剪輯,全流程都由學生獨立完成,讓課堂知識真正轉化為助農實效。

橘林間,學生主播許夢萍、王夢涵活力滿滿,一邊隨手摘下蜜橘試吃,一邊向網友講解生長環境與營養價值,偶爾穿插互動抽獎、方言趣解等,讓直播間熱度持續攀升。“橘子神樹單棵結果500斤!”“下單支持學子助農!”……屏幕上,網友的點贊與留言不斷滾動,滿是對家鄉特產與青春助農的認可。
幕后團隊同樣亮眼。學生們發揮專業所長,自主完成了直播主題策劃、背景切片設計、產品詳情頁制作的全套視覺方案。設計元素緊扣“宜都蜜橘”的清甜特質與“青春助農”的溫暖主題,風格清新活潑,為直播成功提供了專業保障。

“希望以后能和高校多走動、多合作,讓‘宜都產’走得更遠!”漁洋溪村村干部許彩云在直播間的期盼,道出了本地發展農村電商的需求。近年來,宜都大力推進農村電商建設,已涌現出“紅花套鎮村書記直播天團”“云上王畈”等典型案例,而高校團隊的加入,不僅帶來了銷量,更帶來了品牌化、數字化的新思路。

據統計,這場實地助農直播持續兩小時,累計觀看人次超8000人次,成交金額達1.43萬元,蜜橘訂單覆蓋全國10余個省市。更珍貴的是,學生們在助農中收獲了成長。“看到果農的笑容,我才真正懂了‘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價值。”許夢萍的感慨,道出了所有參與者的心聲。
(責編:李華 向姝 審核:黨艷秋)